Search

從”曹沖秤象”的1820年後,海運界在這一方面又開始導入一個嶄新的觀念

史書《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從”曹沖秤象”的1820年後,海運界在這一方面又開始導入一個嶄新的觀念

史書《三國志》,裡面是這樣記載的:鄧哀王沖字倉舒。少聰察岐嶷,生五六歲,智意所及,有若成人之智。時孫權曾致巨象(西元201年),太祖欲知其斤重,訪之群下,咸莫能出其理。沖曰:「置象大船之上,而刻其水痕所至,稱物以載之,則校可知矣。」太祖大悅,即施行焉。

船底壓艙水後來是因為船舶的穩定性(多置於船底降低重心);安全性(空船時壓入海水使俥葉得以沒入水中,增加推力);與經濟性(到裝貨港時泵出,可以多裝貨)之需求而產生,隨著環保意識抬頭,國際海事組織(IMO)規定:自2020.1.01開始實施”國際壓艙水公約” BWM)然而這套”抗生物汙染”的設備動輒數百萬美元計,中小型船東一片哀鴻.

記得在去年10月,BWM公約實施前夕,因緣受邀至高海造船系,就”航海與造船的激盪”專題演講時,就提出”無壓艙水船舶”之設計與需求,然受限於台灣產學合作的環境,至無以為繼.

今晨新聞:
“韓國正在啟動一個新項目,以開發對環境敏感的船舶,這些船舶在壓載水最少或沒有的情況下運行,並且沒有壓載水排放。據合資公司稱,該項目將是重要的一步,有助於最大程度地減少威脅世界沿海和海洋環境的壓載水的使用。
該項目將由韓國船級社,現代Mipo船塢和韓國海洋運輸公司共同承擔,將研究設計的穩定性,適用性和有效性,並根據適用規則和相關國際標准進行驗證。 。他們預計將在2020年底之前完成設計,並且將為優化的集裝箱船設計頒發基本分類證書,以使設計進入施工階段。
作為研究的基礎,兩家公司將開發適用於一類1,800 TEU集裝箱船的設計。根據諒解備忘錄,將開發集裝箱船的基本設計,然後由韓國船級社進行審查。“

對於全球海運界來說,這都是一大躍進,除了省卻 千/萬 噸壓艙水泵進泵出時之發電機耗能,空汙,主機之負荷,物種之生態平衡,冰區航行之壓艙水膨脹造成的船體損害,船內管路之精簡…,影響之大只有”驚人”可以形容.
同樣是受COVID-19的影響,居家簡出對每一個國家有著不同的結果.尤其是對以設計維生的一族,不妨試試看”邊動腦邊吃泡菜”是否有加乘的效果?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在台灣,不提倡海洋文化,是辜負了這塊土地,也糟蹋了她所提供的養分,視野及發展. "海洋首都的航海家"(Navigator in Kaohsiung)成立的主旨,在於為下代找出通往"藍海"之路
View all posts